熔模铸造业的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其下游应用领域市场的需求
1、行业定义及发展现状
熔模铸造又称熔模精密铸造、失蜡铸造,包括压蜡、修蜡、组树、沾浆、熔蜡、浇铸金属液及后处理等工序。失蜡铸造是用蜡制作所要铸成零件的蜡模,然后蜡模上涂以泥浆,这就是泥模。泥模晾干后,放入热水中将内部蜡模熔化。将熔化完蜡模的泥模取出再焙烧成陶模,一经焙烧,一般制泥模时就留下了浇注口,再从浇注口灌入金属熔液,冷却后,所需的零件就制成了。
中国熔模精密铸造行业起步于20 世纪50 年代,在中国制造业高速发展及国际化过程中,中国熔模精密铸造行业逐步形成了完整、系统化的产业。由于近30 年航空、军工、汽车、电力、化工、建筑、工具等行业需求的高速增长,中国熔模精密铸造产品市场巨大,从而带动了全球熔模精密铸造行业的整体发展,中国民营熔模精密铸造行业也得以较高速度持续发展。目前我国熔模精密铸造行业,在工艺研究、设备、材料、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均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体系。
2、行业的产业链结构
熔模精密铸造行业作为一个复杂的产业链,其上游、中游和下游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一行业的完整生态。
熔模精密铸造行业产业链图
上游原材料供应商在熔模铸造中至关重要,主要包括钢铁、铝锭等金属材料生产商,以及耐火材料、涂料等辅助材料制造商。它们提供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质量与价格,直接影响铸造产品的最终质量和成本。因此,熔模铸造企业在选择和管理上游供应商时,必须严格把关,以确保稳定的质量和供应。
中游环节由熔模铸造企业构成,是产业链的核心,负责将上游原材料通过先进技术加工成高精度铸件。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,因此,熔模铸造企业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,以提升效率和质量。
在下游环节,机械、汽车、航空航天等制造业成为熔模铸造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。这些行业对高精度、高质量铸件的需求日益增长,为铸造行业提供了广的市场空间。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,熔铸造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。
熔模精密铸造行业的上游、中游和下游环节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,共同推动着行业的发展和进步。只有不断提升各环节的竞争力和协同效应,才能实现熔模铸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。
3、熔模精密铸造下游应用领域情况
熔模铸造业的市场规模主要取决于其下游应用领域市场的需求,涵盖从家电、汽车、电子、半导体、医疗等民用领域到航空航天、高速列车和轨道交通、高端装备制造、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。
(1)电力设备行业
2024年1-9月,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31.6亿千瓦,同比增长14.1%。其中,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.7亿千瓦,同比增长48.3%;风电装机容量约4.8亿千瓦,同比增长19.8%。发电设备发展趋向大容量、高效率、低污染和自动化。中国在发电设备制造方面技术领先,汽轮机通过优化叶片设计、减少流量损耗等方式提升热效率。随着用电量和装机容量增长,铸件需求也持续上升,每年超过200万吨。
(2)航空领域
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在航空领域为制造高精度、复杂的零部件提供了关键支持,如飞机发动机叶片和涡轮盘等。其高精度特点确保了这些部件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,保障航空器的安全飞行。
(3)汽车领域
在汽车行业熔模精密铸造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,对汽车零部件的性能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。熔模精密铸造技术能够生产出高精度、高质量的汽车零部件,如发动机缸体、曲轴箱等,满足了汽车行业对高品质零部件的需求。
(4)医疗领域
在医疗领域熔模精密铸造技术为制造高精度、高可靠性的医疗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例如,牙科种植体、骨科植入物等医疗器械的制造过程中,熔模精密铸造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、高可靠性的制造要求,为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4、行业发展趋势
(1)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
未来铸件需求趋于平稳。国际市场方面,全球制造业增长疲软,欧美“再工业化”吸引中高端制造业回流,贸易摩擦提高了出口成本。同时,发展中国家加快承接产业转移。国内铸件企业纷纷在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新建工厂,面对国内需求增长有限和国际市场放缓,市场竞争将加剧。
(2)智能制造加速助推产业升级
在数字化经济和工业信息化融合的背景下,铸造行业需加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,提升效率、管理水平和转型升级。同时,随着人力成本上升和招工难问题,铸造行业亟需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,如机器人替代关键岗位、优化生产管理,降低成本、提升质量、提高效率并减轻劳动强度。
(3)绿色铸造
尽管我国铸造企业环保治理水平有所提升,但仍难以完全符合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。当前,铸造企业面临更严的排污标准和更高的监测要求。随着环保监管加强,企业需加大污染治理力度,提高环境管理水平。行业内将涌现更多绿色铸造企业,而部分无法适应新环保标准的企业将面临淘汰。近年来,许多企业已开始应用先进技术控制废气排放。
5、行业壁垒
行业壁垒
资料来源:普华有策